當期雜誌
2024.11 VOL.469

本次專題「共振與回聲:千禧世代寫作者的雙向凝視」選擇將目光聚焦於千禧世代作家,即納入與九○世代寫作者高度相關的Y世代寫作者,試圖展開一次跨越輩分的交流。此世代又可稱作Echo Boomers,在媒體觀念養成的層面上,兩世代人頗有前行與繼承的意思。我想這也是對八○後作家們創作路徑的重新回顧與反思,旨在完善上個月專題的觀察。


專題中,陳國偉率先用「文學地質學」的觀點探討八○後作家的創作歷程,類比文學寫作有如地層堆積,並指出這些作家在個體性與集體性之間的張力;曲辰接續探討MZ世代大眾類型作家的書寫風格,並特別關注他們如何在大眾文學與純文學間游移,提供了另一個觀測七年級創作的角度;林宇軒則著重分析九○後詩人的詩學實踐,強調我輩如何結合詩與網路文化,挑戰語言的邊界。此外,我們找到了洪崇德、蕭宇翔;徐禎苓、許瞳;瀟湘神、蔡易澄各自進行了與詩、散文、小說有關的對談,他們都意識到兩代的寫作不斷經歷著展演形式的轉化與重構,創作者的自我認同、書寫的社會責任與倫理、類型的疆界拓展……皆映現了當代最關切的創作議題。


若要說十月號專題的遺憾,可能就是那些尚未出書的寫作者了吧。紙書的出版迷思至今尚未破除,但創作的人要做的事情實際上並沒有變,不外乎讀跟寫。《文訊》再邀十位九○後作家推介同代「推」的著作,個個真誠,絕非商業互推,望能彰顯同代人對彼此的回饋;而若要請作家寫給出第一本書前/後的自己,他們會想說什麼?李奕樵用非文組人的思考指出了數位時代文學推廣直面的挑戰;蔣亞妮則道出了創作的身分建構掙扎;蕭信維則用第二本書的預視(幻視?)暗訴了寫作者們常見的擔憂;特別感謝神神,他選擇用真實的痛苦經驗面對這個題目,證成了寫作並非某些人想像的那般輕巧。寫不寫各有理由,但有時不寫也是好的,我如此深信。


當然,「共振與回聲」在此刻說來更接近一種祈願。在人際關係會被評價為孤島的時代,島嶼之間的吶喊便顯得彌足珍貴,儘管迴響不見得友善,我仍對舊日按下「傳送」的提心吊膽,抱有深深的眷戀。

 

新書報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