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編輯室報告】 ◆高湘寧
【自由談】
從一代人的浪裡淘沙 ◆袁瓊瓊
阿烏的煩惱 ◆巴代
酒店關門之後 ◆楊佳嫻
要打進北京藝術家的圈子有多難 ◆王蘭芬
【本期專題】數位童年:兒童文學與閱讀的新生態
數位浪潮下的兒童文學——挑戰,或新生? ◆游珮芸
數位浪潮下的圖畫書——紙本閱讀的變與不變 ◆郭孚
臺灣童書視覺敘事的崛起——繪本、橋梁書與圖像小說 ◆陳玉金
兒童文學中的跨媒介實驗——AR/VR如何打造新的觀看方式 ◆盧家珍
數位時代如何影響兒童故事創作——重構想像之城 ◆顏志豪
近年臺灣兒童文學主題與創作手法的演變——文學與市場的拉鋸戰 ◆王宇清
我們在圖書館長大──公共圖書館以閱讀與兒童相伴的日子 ◆張勻
閱讀課的異托邦——從圖書教師的現場實驗出發,談閱讀的再想像 ◆劉美瑤
新世代小讀者的閱讀迴響 ◆劉美瑤
與孩子「熟一點」——從YouTuber夢談到共讀的可能 ◆諶淑婷
父母與閱讀——數位世代的陪伴挑戰 ◆棋子
人間淨土轉生的必然——「數位時代的兒童文學:危機還是轉機?」座談側記 ◆黃心昀
【爾雅周年特稿】
那棵文學樹下,曾留駐在我們掌心的光——「不是懷舊,經典依然年輕──爾雅五十.經典五十」活動側記 ◆高湘寧
【作家關懷列車】
徜徉文學世界的寫字人──鍾玲.向明.蔣竹君.葉日松 ◆黃基銓
【特稿】
音浪潛行——楊牧85歲冥誕紀念會 ◆張寶云
【人物春秋】
框及其解放——專訪向陽 ◆陳允元
許倬雲院士是我一生的老師 ◆簡靜惠
錯誤竟美麗如傳說——寄詩人鄭愁予(1933~2025) ◆張堃
老淚縱橫讀新詩——鄭愁予先生給我的第一次印象 ◆北塔
【談文論藝】
侏儒手記 ◆唐捐
朵思的回首——LINE訪談朵思 ◆莫渝
共感痛楚,開花結果——讀張翎《溫州女人:一個郵購新娘的故事》 ◆洪佳如
【我們的文學夢】
識字:說說我一個人的文學──張大春的文學夢 ◆張大春
【書的世界】
情欲的規則與潛規則——讀溫泠《沒有女人的女人們》 ◆黃錦珠
作為生活的修辭展演——讀趙文豪詩集《日常》 ◆楊小濱
重寫香港文學與報刊史──推介趙稀方《香港:報刊與文學》 ◆須文蔚
狐狸的道路——林佳樺《穿上人字拖》 ◆張瑞芬
【全球華文文學通訊】
歐洲、馬來西亞 ◆李筱筠、蔡曉玲
【銀光副刊】
我的幾位啟蒙師父(上) ◆王正方
一直回訪的四首小提琴協奏曲 ◆黃榮村
隱地的文學因緣——力寫「年代五書」 ◆向明
春天的五首小詩——移動的小詩系列 ◆林煥彰
尋找詩人余光中的故居 ◆王岫
在步履與片段中書寫人生 ◆九里安西王
老屋和豬舍 ◆馮輝岳
以弱克強 ◆姚遙崤
ISBN:9771019912004-09
叢書系列:文訊雜誌
規格:26x19
出版地:台灣